Sunday, September 30, 2012

一首歌,一個故事

有些話說了,卻不以為意;然而,當這些話配搭旋律,就能牢牢的記在心裡。
我想說的,其實是一首歌。
我愛歌,無論是聽歌還是唱歌。
小時候喜歡流行歌,朋友與朋友間的流行,話題的由來,K房的共識,
但是這時候的我卻與年幼時的品味不再一樣。

不再愚昧流行,我開始會挑選一些適合自己的音樂。
那些聽起來舒服而不膚淺的歌,我想用“用心”來形容會較與適當。
對於愛到死來活去的歌詞,心裡面會不自覺的浮現譏笑的心態,所以針對某個國家的歌,我會很抗拒。

人長大經歷多了變複雜了,反而想追崇簡單的東西,至少我是這樣。
所以,我喜歡的歌,是真實的,不做作的,就簡簡單單的去抒發想要表達的訊息。

最近的我,接觸英文歌較多。
不知道是否外國競爭偏於激烈還是文化不同,我總覺得英文歌與華文歌相比起來較有水準。
雖然說世界充滿了愛,但在最近的華語歌里好像有點太多了。
或許我比較鍾情于含蓄一點的愛,
隱喻才能發揮效用吧。

例如說,
“從前有那三個字,天天講你知,雖然無新意但有意思”
或許我沒那個天賦去寫很棒的歌詞,也考慮到批評前需要有資格,
但我還是想說,這一句,真的非常非常的爛。

現在華語流行歌的歌詞,應該是缺乏了一些。
從前在中學學過種種的語文知識,我好像比較能在從前的中文歌找到。
無可否認說,張國榮,梅豔芳,林憶蓮,王菲都是很好的歌手,
在詮釋的方面,能將歌詞的意境與情感唱出,雖然年代能改變人的喜好,我卻認為他們的歌不會被淘汰,至少對于會欣賞的人而言。
我想缺乏的是深度吧。

有人說,古代人太閑,所以生小孩多;也不曉得是否七,八十還有九十年代,音樂人沒有太多瑣碎事的羈絆,所以成就了好歌生產量較多的原因吧。
在香港,林夕,雷頌德,黃偉文是我注意的詞曲家;
在台灣,姚若榮,陳珊妮;
馬來西亞,彭學斌,陳威全,伍家輝都是不可或缺的人才。

有時候聽見好聽的歌,
我往往會去尋找看看那首歌的MV.
有一個名字很奇怪的出現在我喜歡的每一個MV當中的是他,
周格泰。
從他的角度拍出來的東西,格外有味道。
我喜歡他和梁靜茹歌曲配搭出來的效果,仿佛好像看了一場小電影。
最近引起較多爭論的是李佳薇的煎熬。
大部份人會覺得噁心,太過於激烈的表現手法,
我覺得的是,這不是真正的我們嗎?
當身由經歷的時候,會不以為然,卻因為活活的搬上大銀幕卻接受不了。
從身邊朋友和自己的經歷知道,失去是一個很難熬的過程,
在那時候做什麽都不起勁,也不知道到底迷失在那一個角落,就是那樣的墮落。
時間,是痊愈唯一的方法,當然也要配合自身的毅力,再站起來,讓心再一次的跳動。

我注意到的事,最近舞曲比較多。
要紅起來,應該要是能放在club的歌,fantastic baby, gangnam style?
在這一學期開始接觸到我的主科,國際貿易和市場,
瞭解到國際化在這年代的重要性。
要能在市場上佔有優勢就是學會merge,
我想這是連歌曲也變得商品化的原因吧,
一首gangnam style 紅到外國去,因為有朗朗上口的chorus和簡單的騎馬舞。

我不喜歡這樣。

還是想說,一首歌,一個故事,
一部電影,一個心態。

或許我沒有說很多,
但是從歌曲里我找到慰藉,我的想法,我想說的。
你能明白嗎?